江西黃埔后代及海外僑胞共同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
日期:2025-09-04 10:41:00
來源:江西省黃埔軍校同學會
作者:
字號:【小】【中】【大】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9月2日,江西省黃埔軍校同學會與宜春市海外聯會在江西上高開展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主題活動,30余名江西黃埔后代及海外僑胞參加活動。

活動所在地上高,承載著厚重的抗戰記憶。位于縣城東郊鏡山旁的上高抗日陣亡將士陵園,依山而建,靜靜守護著那段浴血歲月。1941年3月,侵華日軍為爭奪贛西北戰略要沖上高,發動大規模“掃蕩”戰。面對強敵,中國軍隊靈活運用“磁鐵戰術”,在艱苦卓絕的戰斗中奮勇阻擊、頑強抗爭,最終斃傷日軍15000余人,取得了繼平型關、臺兒莊等戰役后的又一重大勝利,上高會戰也因此被譽為“抗戰以來最精彩之戰”。此次參與活動的黃埔后代中,不少人的父輩曾親身投身這場戰役,用熱血與生命踐行了保家衛國的誓言。
黃埔后代與海外僑胞首先來到上高抗日陣亡將士陵園,懷著對先烈的崇敬之情,緩步走向紀念碑,緩緩彎腰鞠躬,并敬獻花籃,以莊重的儀式緬懷犧牲先烈,寄托深切哀思,表達對英雄們的崇高敬意。陵園深處,三座衣冠冢靜靜矗立,仿佛在無聲訴說著當年戰士們的英勇事跡,讓在場者更深刻感受到今日和平的來之不易。
在隨后的座談交流中,大家結合家族記憶與自身感悟,分享抗戰故事、暢談使命擔當。江西省黃埔軍校同學親友聯誼會副會長、黃埔十四期生秦然軒之子秦洪淵,深情回憶起父親的抗戰歷程:“1941年3月,父親參加上高戰役,腿部負傷,卻堅持戰斗直至勝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父親奉命率部赴臺,于10月25日在臺北見證臺灣光復的歷史時刻。2014年,父親被安葬在上高抗日陣亡將士陵園,與昔日戰友再度‘重逢’,這份與上高、與抗戰的深厚聯結,我們后輩會永遠銘記。”江西省黃埔軍校同學會理事、黃埔六期生彭汝容之孫彭碧元談道:“作為黃埔后代,我們要承續先輩志業,傳承‘愛國、革命’的黃埔精神,既要主動講好抗戰故事,讓年輕一代了解歷史;更要積極增進兩岸交流互動,讓兩岸同胞在共同的歷史記憶中凝聚情感、同心同行。”上高旅美僑眷聯誼會代表李群也分享了海外僑胞傳承歷史的實踐:“抗日戰爭中,海內外中華兒女萬眾一心、共赴國難;如今,海外僑胞對包括上高會戰在內的抗戰歷史充滿探尋熱情。我們的會刊專門開設抗戰紀念專欄,就是希望通過文字讓這些珍貴記憶跨越國界,讓更多人在銘記歷史中守護和平。”
此次主題紀念活動,不僅是一次對歷史的深情回望,更是一場對抗戰精神的傳承與接力。參與人員紛紛表示,將以此次活動為起點,把“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的敬意刻在心中,把“珍愛和平”的信念融入生活,更把“開創未來”的使命扛在肩上,在新時代的征程中,以實際行動續寫中華兒女的擔當與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