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我的外婆馮莉娟
2023年3月21日7點20分,我的外婆在北京家中悄然離世,享年100歲。外婆最后一次來美國住在我家里,共享天倫,已經是15年之前了。但是她親手寫給我的信,一直珍藏在我身邊。現在她的每一筆一畫都讓我百感交集,潸然淚下,心痛不已。
外婆是小學文化,天姿秀麗、氣質出眾、知書達禮。她比外公鄭庭笈小20歲,外公英俊瀟灑的軍人氣質、勇敢善戰的將風,吸引她離開湖南老家,毅然追隨外公南征北戰,因為坐在三輪摩托車的車斗里,從而得到愛稱“車斗夫人”。他們的大女兒,我的母親鄭心楠,就出生在1944年抗戰后方的云南省。

△外婆馮莉娟和外公鄭庭笈在一起
外公于1926年從老家海南投奔黃埔軍校,從而開始了20多年的戎馬生涯。抗日戰爭期間,他親歷忻口戰役、武漢保衛戰、昆侖關攻堅戰。我母親出生之后,外公遠征緬甸,九死一生。戴安瀾將軍臨終授命,外公帶領部隊長途跋涉,返回祖國。當時,在重慶的外婆不信全軍覆沒的傳言,專程到邊界等待外公返回,夫妻重逢令人感動不已。
內戰爆發之際,外婆和五個兒女由南京搬回海南老家。外公在遼沈戰役前線被俘,外婆當時可以隨國民黨高官家屬撤離到臺灣。她憑著自己的毅力和對丈夫的忠誠,拒絕離開大陸。北京和平解放之后,她千里迢迢帶著五個兒女來到北京,由之前的官太太到專職打字員,一直等到外公被首批特赦。我的母親作為家庭代表在特赦儀式上講話。

△周恩來(左三)與鄭庭笈、宋希濂、周振強、楊伯濤、杜聿明、王耀武(從左至右)在北京頤和園
第一批特赦的國民黨將領與新中國總理周恩來有著同在黃埔軍校的淵源。外公與周總理見面時,總理了解到外婆和外公歷經波折,尚未在北京注冊為夫妻,于是周總理親自做媒,讓外公外婆闔家團圓。
1968年我出生在北京,就一直跟著外公和外婆住在位于北京前廠胡同5號的四合院里,同院住著侯鏡如爺爺、杜聿明爺爺和宋希濂爺爺?!拔母铩逼陂g,周總理特別保護統戰家庭。住在這個四合院里,我很少有玩伴,每天的任務是給每家送報紙。我很喜歡似懂非懂地看外公、杜爺爺他們打橋牌,不過好像外公總是輸多贏少。記得有一次我忍不住笑他又輸了,杜爺爺一反平常和藹可親的笑容,突然嚴肅地對我說:“記住你的外公在戰場上可是一員虎將,打過好多大勝仗,把日本兵打得落花流水?!?/p>
外婆在照顧外公和我之外,心靈手巧,在家做工藝美術的手工娃娃。因為外公行走不便,改革開放之后,外婆代表家人到香港,并邀請臺灣、港澳和北美的親朋好友到北京走訪,我也有機會和他們接觸。
1991年我從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金融專業畢業,外婆親自陪我到香港辦理公證,赴美留學。我獲得美國柏克萊加大商科碩士學位之后,在紐約上市的硅谷跳蛙科技教育公司擔任亞太業務高級總監,成家立業、生兒育女,特別邀請外婆來我家中共享天倫之樂。她親手寫給我的感謝信,至今留在我的身邊。
親愛的京:
首先謝謝你接我到你的家,對我這一切的孝敬,非常感謝你。在短短四五年時間里辛苦勞動治理家,真不容易呀!觀音會保佑你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愛你的外婆
外婆一生教導我們的是為人、為妻、為母之道。雖然外公、外婆都離開了,他們的在天之靈都期望一直在北京家里照顧他們的母親和千里之外的我繼續他們的歷程,完成人生夢想——千山萬水、烽火硝煙、民族振興、和平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