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黃埔父親——記我的父親任文書
我的黃埔父親
——記我的父親任文書
我的父親任文書河南省原武縣(今改為原陽縣)黑羊山西大街人,生于1918年,祖父任嘉梓、祖母婁鳳嶺二老在舊時屬知識分子,祖籍原武縣北任莊,祖父早年任教,后在原武縣黨部作文書工作。父親七歲入學讀書,因祖父作文書工作起名任文書,祖父輩任過山東濟南知府兼鹽運司,后晉升按察使。祖父對父親讀書管教甚嚴,除在校讀書外,放學后祖母還要督促父親復習功課,稍大些祖父讓父親到黨部學抄文書,要求書寫端正,如有差錯就指點批評。在黨部看書很方便,像三國、水滸、岳飛傳父親都認真閱讀,讀后非常崇拜他們,報效國家為民伸張正義,不畏強暴,那些前古英雄已成了父親追隨的信仰。
父親十五歲中學畢業,祖父病故,祖母帶著父親兄妹一家四口到自己的娘家生活,到了父親十六歲,長期呆在家除了干點零活就是看書,父親有了自力更生,出去闖蕩的想法,決定先從打短工開始,于是給祖母說出去找同學玩,就從衙前街向南走,邊走邊想找個農戶打短工試試看,第一日,在一老伯家干些簡單易學的活還可以,次日老伯讓父親用獨輪推車向院外推牛糞,老伯將糞筐弄好,父親用鐵鍬裝滿推車,架起木車向前推,推不動翻了,再裝又同樣翻車了,老伯見狀也沒發脾氣,問父親在家干過農活嗎?父親說除上學外,到縣黨部院玩單雙杠。老伯用疑惑的目光望著父親,說父親不是干農活的料,老伯建議父親去當兵或許能有出息。他的一番話使父親喜出望外,父親問現在哪里招兵,老伯聽人說在城里老衙門口招兵,父親謝過老伯,老伯進屋拿兩個饃送走父親。父親直奔縣城老衙門,迫不及待的要報名,但負責招兵的同志覺得父親年齡小,細細問了一番,見父親堅決的態度,又具備當兵的條件,就通過了父親的參軍申請。父親到家告訴祖母,祖母自是不舍,父親說自古英雄出少年,男兒志在四方,岳飛母親刺字“精忠報國”,母親就不要攔我。祖母見拗不過父親,只能答應,自此,父親踏上了從軍的道路。
和父親一起的共有新兵10多人,乘火車到鄭州站仍然有新兵上車,稍停,車繼續向南行駛到河南許昌下車,排隊向西進發到甚間鎮,新兵被安置好,次日到練兵操場跑操,然后列隊觀看老兵練射擊打靶,老兵大刀隊十分壯觀,也有木棍木刀對練。
新兵開始進入正規訓練,父親刻苦認真,被編入第七連隊。后進入大刀隊練習,兩年后大家練刀比較熟練,父親在這方面十分認真,已經操作自如。父親在許昌兵營練武刀,鐵杠、刺殺,三年多的勤學苦練,多次受教練上司的表揚。
一九三七年,在中國共產黨的不斷努力下,實現了停止內戰,聯合抗日的局面。
一九三八年三月中旬四十二軍突然接到上級命令,父親所在四十二軍二十七師奉命由許昌、歸德出發坐火車直達徐州,急行增援臺兒莊。直抵京杭大運河,沿河前進。子夜時分,父親所在的七連按指定進入戰位,山下有通往臺兒莊的大路,父親所在陣地處于路的拐彎處,也是軍事上的要塞,敵軍必經之路,我軍已準備好一切,專等敵人進入伏擊圈,天未亮戰士們急不可耐的守株待兔,敵人終于出現了,前步兵后騎兵,這股敵人被放過,后續又來,突然“砰”天空升起殷紅色的曳光彈,“打”頓時我軍陣地機槍、迫擊炮、手榴彈狂風暴雨般向敵人瀉下,這批驕狂不可一世的日軍豈知中入我軍伏圈,殺得日軍人仰馬翻,戰斗停止了,上級傳來命令,敵人明天定會來復仇,命父親所在連隊堅守陣地。
第二天拂曉敵人仗著坦克向我軍陣地一面炮轟一面前進,稍后敵人飛機對我陣地轟炸,敵人仗著優勢火力,步兵開始向我軍陣地進攻,待敵人接近,一陣手榴彈甩出,敵人倒下一大片,大刀隊上。敵人幾次進攻也未奪下我軍陣地,通過空前慘烈的戰斗,敵軍和我軍都傷亡慘重,剩下不多的殘敵退下,父親即刻退回戰壕,但敵人還有挺機槍向我軍陣地掃射,我軍戰士多數傷亡于這挺機槍下,戰斗停下來,在戰壕中的父親口渴難耐,還好再左后方見有座民房,順戰壕爬過去,出口處對敵方非常隱蔽,出戰壕匍匐前進,到草房發現家中已無人,只有一具被殘害的女同胞尸體。家中沒有任何干糧,準備離開時發現院中有一個豬圈,推開圈門見豬槽里有多半湯食即捧就喝,手向下一摸有菜餅塊紅薯頭,吃吧,吃過又把剩下的全部帶回分給戰友,后在運河沿喝水,遇上敵機炸彈丟下來,戰友死傷無數,立刻匍匐回戰壕,途中看到一戰友雙腿被炸沒了,十分痛苦,央求父親給他個痛快,父親艱難的開了一槍,送走戰友。回到戰壕,將衣帽脫下掛在槍刺刀上,向上略舉,敵軍機槍向我這打來,隨將槍傾斜收回,父親爬過戰友尸體,同前一樣舉起刺刀,敵軍比此前射擊更狂,挪位再試敵槍啞了,我軍戰壕中仍寂無聲息,才發現守陣地的剩父親一人,抱著必死的心態想如果能奪下機槍,也算為戰友報仇,端起刺刀躍出戰壕,大吼一聲沖向敵人,因敵眾我寡后敵將父親生俘,他們將父親押到一所草房內落鎖按崗,這座草房前有片平地,日軍押來大批無辜百姓和幾名被俘中國軍人,將軍人用十字架綁在上面,百姓大都有老幼婦女,忽然聽見有位老伯在后面大喊鬼子殺人了,隔窗望去一名日軍舉起戰刀將那老伯頭顱劈為兩半,頓時大開殺戮,父親親眼目睹日軍殺害同胞,順炕沿坐下,不愿看這幫禽獸殺害良民,這樣的事情每天都在上演,父親想坐以待斃不如逃,天已暗下,門鎖有響動聲進來一名漢奸一個日兵托著刺刀,漢奸手拎東西對父親說這是上路飯,最后一頓。他轉身離去將門落鎖,這樣更堅定了父親逃跑的信念,夜幕降臨,父親將土炕立墻后面土坯掀下幾塊墊在炕面增加高度,站上用手頭將草屋頂開,雙手緊握木櫞縱身上房頂看準下面位置跳了下來,下面幾步有溝,滾下溝底起身向西方向跑去,很快聽到后面有人喊,有人逃跑,緊跟著機槍聲不斷,父親只能拼命向臺兒莊外圍跑去,尋找我軍部隊。
跑了一夜,才找到我軍部隊,經過修正,上級命部隊增援滄朗廟,父親自愿參加敢死隊,大部隊前進,大刀隊隨后,敢死隊超百余名隨部急進。
我部已接近陣地,此時日軍炮火已停,敢死隊先入陣地,大刀隊待命,在敢死隊和大刀隊的拼命奮戰下,日軍橫尸遍野,敵人退了,本次追逐戰中,我軍擊斃一名日軍大佐, 此事在我方戰報顯示此次戰斗我對敵繳獲頗豐,可我部傷亡慘重。
部隊暫作休整,重整旗鼓,運河南面四戶鎮有股日軍活動,這次組織六十余名敢死隊在前由向導帶路,配備一連,天剛黑,向臺兒莊南面出發,部隊行進距四戶鎮不遠處,部隊停下來事先備好的綁布將腳扎緊以免行軍有聲,父親走在前面主要任務是拿下崗哨,部隊悄悄快速行進,日軍在村邊一處大草房睡覺,進前有兩個哨兵在打瞌睡,父親和戰友兩人將兩哨兵放倒,示意大刀隊沖進大草篷,敵軍正在酣睡,我軍大刀隊投向大屋里二排手榴彈,敵軍被徹底消滅,我軍已全部退出,連隊還在等待接應,戰士們返回駐地,天還未亮。
時間已進入四月初旬,四戶鎮的勝利大大鼓舞了士兵的士氣,等待再次的作戰任務,通過兩天休整大約是一號下午我部隊緊急集合,本次任務組建敢死隊,戰士們踴躍參加,通過報名篩選近250名敢死隊。配備一個營,這支部隊開始向西移動,增援臺兒莊,當天下午我部列隊等候命令。吃過晚餐部隊向臺兒莊進發時間在夜里11點左右從臺兒莊東門進城到處殘垣斷壁,尸體橫七豎八,臺兒莊內要比野外戰場還慘,我軍向北摸到一個大院圍墻已被炸,多處坍塌,院內大片敵人死一般的睡覺,一聲令下打,我軍隔著矮墻作掩護用密集的手榴彈向大院內投去,最后屋子里的鬼子也被全部消滅。
此時大刀隊全部退出大院,同營部聯合向西推進尋敵再戰,向西不遠處有座像店鋪房子,有人說里面有鬼子,我軍沖到門口見只有倆日兵站在墻根握著刺刀準備頑抗,磕刀右騰步將敵頭拉下,另敵被戰友砍殺,后出門向西參與我西進部隊。此時前方大起殺聲、手榴彈爆炸聲、槍聲、喊殺聲交織一片。這空前慘烈的戰斗歷時五天多終于將莊內之敵消滅,即使逃出也被外圍我軍消滅之戰斗結束了。當從城西北角收兵返回路上滿目蒼涼、尸體重疊、血流成河,這座聞名天下的古鎮已成廢墟。我大刀隊三三兩兩結伴從東門退出,半路看到一名敢死隊傷員左腿受傷,立馬上前扶他到坍塌的東城門前。血水和著泥土沾滿了每個人的臉上,身上,個個面目難變破衣爛衫,很多人因為身上多多少少的傷,已直不起身,你扶著我,我靠著墻,饑餓和疲憊已經使他們顧不上傷痛了,他們太累了,真的太累了。父親親眼目睹的臺兒莊內抗戰景況和經歷。出了東門見有擔架就和幾名隊員將傷員扶上擔架然后和大刀隊員約有三十幾名排列向臺兒莊內。
我部回到駐地休整,因作戰期間,父親英勇善戰,被上級任命為上尉連長,武漢會戰后編入第42軍48師,保送進入西安黃埔十七期軍官第七分校步兵科第十一總隊二中隊,黃埔畢業后分配到71軍通信連河南鞏縣團管區第五中隊。

投筆從戎參軍去,渡過黃河許昌城。
甚間鎮上苦練武,四載刀槍堪成精。
倭寇踐踏魯南地,臺兒莊前血染紅。
寒刀閃處日魂斷,中華兒女功告成。
1949年父親由鞏縣團管區調往武昌127軍、軍長趙子立,父親攜妻兒隨軍進入川北木門鎮,后隨127軍起義,當時由共產黨61野戰軍喬政委接洽各項事宜,一九五0年,因家有高堂老母來信近況身體不適由軍部趙子立用毛筆給我簽寫路單,于一九五0年攜妻兒三口轉回原籍,原陽縣黑羊山村。

還鄉后遇上轟轟烈烈的土改運動,一家四口分得三間瓦房五畝多良田,祖母操持家務同母親田間勞作,全家幸福其樂融融。再后全國開展掃盲運動,村上推舉父親在村中民校教書,從此走上教書育人道路。進入一九五五年底通知不讓教書,因我是舊軍人,被定為歷史反革命,不斷進行批斗、做義務工。進入文化大革命對父親進行抄家把當兵時的證件收走多次戴高帽游街。
任文書我的父親生我姊妹四人,在生活十分艱難的時期,也不忘對我們言傳身教,使我們姊妹幾個從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從來不打罵我們,而是用他的學識影響我們,經常給我們講《岳飛傳》、《水滸傳》、《孫子兵法》以及抗日戰爭的故事,一個個鮮活的英雄人物,一段段感人的故事,時時刻刻教育著我們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在父親的教導下,我們兄妹幾個和睦相處,從來沒有鬧過矛盾,優良的家風傳續至今。
聽鄰居說隔壁村有個三個月大的男嬰因母親意外去世,父親不會照料,導致嬰兒無法生活,父親急忙帶著我母親趕過去,看到孩子正餓的嗷嗷大哭,當時因為父親被打成“反革命份子”,在生產隊里的所有勞動都沒有報酬,家里吃了上頓沒有下頓,但當父親看到可憐的孩子,決心要收養他,保孩子一條命,就和母親商量好,把孩子抱回了家,回到家里,連睡覺都成了問題,當時家里就一條被子,父親讓我和哥哥睡到喂牲口的草房里,妹妹寄宿到鄰居家里,母親抱著孩子用那唯一的一條被子。睡覺問題解決了,但吃的成了最大的難題,父親和哥哥要去隊里勞動,我還要帶著妹妹和這個襁褓中的弟弟,一家人就靠母親一個人去地里挖野菜度日,弟弟長到七歲,因為長期營養不良,身體非常虛弱,這時家里又添了個妹妹,也急需母乳,父母擔心弟弟身體,一直讓弟弟和妹妹都吃母乳,弟弟八歲時,他的父親要把他接走,弟弟不肯走,沒幾天,弟弟哭著鬧著要回來,眼睛都哭腫了,后來自己偷偷跑了回來,父母看到后很是心疼,下決心把他留下養大,教他讀書識字,后來又送到村里的小學讀書,12歲時,又被父親接走,后被他姨媽接走,長大后打過工,做過小生意,成家立業,生活穩定。多年來,弟弟一心報答父母,但父母說你就是我們的親兒子,養你是應該的,不要說什么報答的話,一家人平安幸福是最好的。
父親任文書心懷善意,顧大局、一九五七年黑羊山村東有條引黃六干河,河寬五十多米有六個孔閘洞,它的作用是既能灌溉又可泄洪,閘孔上裝有水打磨為當地群眾加工面粉,在一九五七年夏天正處三伏天,家人在院里乘涼,大隊長吳華合和李天才匆匆忙忙來到我家,大隊長說文書你給大家幫幫忙吧,現在正是伏天六干河水很大水中全是紅黏土,現在干河橋洞閘木提不上來,如能提上閘將咱村北地和北大荒灌淤一邊壓下飛沙鹽堿地,明年莊家可要豐收啦,父親說走,他們幾人快步向六干河走去,父親到干河橋邊,那里很多群眾都在無奈的看著河水,大隊長讓群眾離開,父親發現閘木有問題,閘木成西高東低成傾斜式,怪不得提不上閘木,水從上面形成瀑布從南下水危險,只能從北面下水到閘下探個究竟,父親對大隊長說看誰能下去給我當個幫手,此時無人應聲,因對大河畏敬和水性不熟,此時父親毫不猶豫的準備下去,便對大隊長說我下去后能將閘下障礙物排除,上面形成平面只能提起一塊萬不可再起不然下邊人危險,大隊長吳華合說你放心我專負這個責任,父親從閘鐵提手向下越過瀑布到底看見多塊磚頭在閘西端下邊,用手摸了塊饅頭大的石塊向磚塊砸去,多塊被砸磚挪下,父親左腿壓在閘下怎么也拔不出腿來,因砸掉磚閘木空隙小了從下面閘木不在傾斜,向上看瀑布比之前大了。閘木有浮動趕緊抽腿向北面猛躍出水,被湍急水勢向下游沖去,稍后想做仰泳在水中能少休息可那水勢翻卷不平,當時在水中即想因大橋東面有水打磨有兩孔泄水猛的急流造成河水流向不穩。向前游父親看到河西岸有蓄水溏馬上向那游去,待爬上河岸沙土被曬的熱乎乎的,躺下暖會父親在橋下早凍的我發抖,翻轉暖了會,聽見南面有喊聲馬上坐起,原來被水沖了四里多路這地方是李聰寨西北荒,從南向父親方向的人們越來越近了,手電筒、馬燈離我近了,聽見有人直呼我的名字里邊還有哭喊聲,聽出來有大兒子保方和他娘的聲音,父親在河西沿馬上站起身來,跑在最前邊的是大兒子緊隨其后的是兒他娘,哎呀可把俺娘倆嚇死啦,這時干部群眾擁上并說文書你命真大,干部群眾對我這般尋救熱情,心中說不出的感謝和熱情。父親說回去吧,在路上干部都說你任文書水性真好,要不有多少個也沒命了,這時笑小說:我在黃埔上學就有這門功課,那時還被評選為游泳健將,怎知今天派上了用場,今天大家對我的關愛使我久久不能忘懷!
我父任文書從此落下了哮喘病至終生。我父在黑羊山人盡皆知,他寫有一手好毛筆字,每至春節街坊鄰居多家送來紅紙讓寫春聯,往來街坊絡繹不絕。一直寫到臘月二十八。村里有紅白喜事都會幫人寫帖。
一九六七年夏天有一股下水游泳的風氣青年人學生有教師帶著學游泳,號召鍛煉身體保衛祖國的口號。有天同父親在家中乘涼見本村李天才跑步到我家,急促的說:快點吧,大隊長讓去救人呢,在六干河橋。父親立即起身向東跑去,我保章緊追在后,那年我已十三歲了,在那大橋上圍觀人很多有人用手向橋下深水潭中指去,我父親見落水人若隱若現縱身跳下將人推向岸邊,在眾人的幫助下抬上河岸,人們對施救方案各說一辭,我父親說快去衛生院請大夫,然后讓四個壯漢手拉手將溺水人翻臉向下方托起腹部,功夫不衛生院來了位女大夫示意將人放下,女大夫閆祖蘭用聽診器對溺水者做了檢查再做人工呼吸施救,然而閆祖蘭大夫慢慢站起對干部說讓溺亡人家屬將人領走吧。大隊長尋問誰是和落水人一塊來的,應聲的有幾個人俺是福寧集東寨村人他姓董,在村上是民兵連長。溺亡者一同來的人講述說明情況后,我大隊長說:那樣吧我讓人看護尸體,你們趕緊回去讓其家屬來領亡者。回家的路上父親說:今天的事真令人遺憾。
今天父親舍己救人令我親眼目睹,對鄉鄰那種助人為樂和胸懷大局志在高遠的氣度,永遠是他后人學習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