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黃埔軍校同學會2012">
1924年2月1日,孫中山任命王柏齡、李濟深、沈應時、林振雄、俞飛鵬、宋榮昌、張家瑞等為軍?;I備委員會委員。軍?;I備委員會正式辦公,推進各項具體籌備工作。其間,蘇聯(lián)軍事顧問小組也對軍校籌辦給予了熱情的指導與幫助。2月3日,國民黨中央任命蔣介石為中國國民黨本部軍事委員會委員。
第一次籌備委員會議
1924年2月7日,軍?;I備委員會召開第一次會議。2月8日,籌備委員會在廣州市南堤設立籌備處,其下分設教授、教練、管理、軍需、軍醫(yī)五個部門,暫定王柏齡、李濟深(由鄧演達代理)、林振雄、俞飛鵬、宋榮昌為各部主任,分管各部籌建。
從2月8日至5月9日,陸軍軍官學?;I委會前后召開了32次會議,明確了辦學宗旨為“本校希望對于軍隊有徹底的改良進步,故擬使全國熱心有志堪以造就之青年,得有研求軍事學術之機會,并教以三民主義,俾養(yǎng)成良好有主義之軍人,以為黨軍之下級干部”,并研究討論了軍校的各種規(guī)章制度、教練計劃、教職員的甄選、學生的招考以及修建校舍等各項事宜,制訂第1期的教學計劃,決定全校師生必須加入國民黨,選定服裝和教育書籍式樣、種類及購置辦法等。在學?;I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上,廖仲愷受孫中山委托列席了會議,他說:“創(chuàng)辦本黨軍官學校事,近日在剛剛結(jié)束的全國代表大會上獲一致通過。這次大會,確定了‘聯(lián)俄、聯(lián)共、扶助農(nóng)工’的各項政策,決議在蘇俄幫助下,接受中國共產(chǎn)黨以個人身份加入本黨共同奮斗……同志們,中國共產(chǎn)黨之加入本黨,與本黨攜手聯(lián)合奮斗,這在中國革命的歷程上,是一件開天辟地的大事情,我們所期望的中國革命的高潮已經(jīng)來到了。在這個高潮中,本黨軍官學校的籌辦,將是涌于潮頭的最為引人注目的一朵浪花,它將更有力、更迅速地推動這個潮頭澎湃向前?!?/p>
修繕校舍
2月14日,管理部主任林振雄率士兵和工匠入駐黃埔島,對校舍、教學場地、道路進行修繕整理,工程歷時兩個多月。蔣介石聘請建筑設計師鄭校之(當時稱“畫測師”,曾擔任過大元帥府參軍處技師)為籌備員,帶多數(shù)辦事人員同往黃埔校址勘驗,校內(nèi)工程“概歸鄭校之擔任”。4月17日,校舍基本修繕完畢,校園內(nèi)建筑煥然一新,道路也變得平坦整潔?!耙郧吧呤髤脖娭妫蛔兌鵀檐S馬談兵之地,于是彈丸孤島之黃埔,遂為本黨武力發(fā)祥之地矣?!苯?jīng)過修繕的軍校校舍“內(nèi)可容學生300余名”,但是教員及辦事人員,仍要到前海軍學校住宿,因此黃埔軍校自開學之日起,就面臨校舍緊張的問題。為解決校舍問題,軍校曾在大操場四周臨時用蘆席搭成棚子作為校舍。此后,軍校還陸續(xù)在長洲島上及廣州市內(nèi)建設房舍,設立分駐地。短短3年間,校舍就從扯旗山下擴展到本島的平崗炮臺、蝴蝶崗炮臺、大坡地炮臺,以及珠江對岸的魚珠炮臺、沙路炮臺和廣州北較場、陳家祠、曾家祠、四標營以及虎門等地。1927年,學校修筑大俱樂部和動工興建東征陣亡將士墓時,黃埔島上的校舍格局才基本定型。
開展招生工作
由于軍?;I備委員會7名委員之一的李濟深還負責粵軍第1師和西江講武堂事務,工作繁忙,便呈請第1師第3團團長鄧演達代理負責軍校籌備工作,得到孫中山的批準。隨著招收、考試工作日益緊張,孫中山又任命鄧演達為籌辦黃埔軍校入試委員會委員,“專司負責制定各種招考辦法及各項具體考試事宜”?;I委會很快制定了《考選學生簡章》:
一、本校為養(yǎng)成革命軍干部軍官,完成國民革命起見,特續(xù)招入伍生,施以軍事預備教育。
二、入伍生期限6個月,期滿后甄別及格者,升入本校為學生,修習軍事學術,一年畢業(yè)。
三、投考者須于8月25日以前,持二寸半身相片3張,中學或與中學相當之學校畢業(yè)文憑,及黨證或各地區(qū)黨部之介紹書,分赴廣州“中國國民黨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本校駐省辦事處”,上?!爸袊鴩顸h上海執(zhí)行部”報名(黨證報名時驗畢發(fā)還,文憑試畢發(fā)還)。
四、投考者之資格如下:A.年齡:18歲以上,25歲以內(nèi)。B.學歷:舊制中學畢業(yè)及與中學相當程度之學校畢業(yè)。C.身體:營養(yǎng)狀態(tài)良好,強健耐勞,無眼疾、痔疾、肺病、花柳病等疾害。D.思想:中國國民黨黨員,能了解國民革命速須完成之必要者,或具有接受本黨主義之可能性,無抵觸本黨主義之思想,有本黨黨員之介紹者。
五、試驗之種類:A.學歷試驗:按舊制中學修了之程度出題,求筆記之答案。B.身體試驗:準陸軍體格檢查之規(guī)定,分身長、肺量、體重、目力、聽力等項。C.性格試驗:用口試法,觀察對于三民主義了解之程度和性質(zhì),志趣、品格、常識、能力等項之推斷,及將來有無發(fā)展之希望。
六、在廣州投考者,無論從何地來試,錄取與否,均不發(fā)給川資;在上海、開封取錄者,則給予川資來粵。
七、入隊后,服裝、書籍、食費、零用,概由本校供給。
八、本簡章之外,關于試驗手續(xù)、課目調(diào)制、成績等,另有細則。
約在此時,何應欽向蔣介石建議:“中級以上人員,只能依賴各方舉薦,經(jīng)考察后,凡革命意志較堅強者,多予任用;中下級干部則需要經(jīng)過選考和培訓。”蔣介石表示同意。軍校籌委會于23日發(fā)布《陸軍軍官學校采用下級干部布告》,公開招考區(qū)、分隊長等教官。10日,軍校籌委會確定第1期招生324名,并給各省、各軍分配了招生名額:東三省、熱河、察哈爾共50名;直隸、山東、山西、陜西、河南、四川、湖南、湖北、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每省12名,共168名;湘、粵、滇、豫、桂五軍,各15名;本黨先烈家屬20名,尚余11名;另招備取生30至50名。
在軍校籌備過程中,蔣介石突然于2月21日呈文辭去籌委會委員長職務。廖仲愷雖然不是軍校籌備委員,但他是大本營指定籌辦軍校事務的負責人。第二天,廖仲愷來到籌備處,明確表示:“黃埔軍校是孫中山先生親自要辦的,是黨要辦的,不是某個人的奇想。第一,軍校肯定要辦,不管蔣先生他來不來當校長,不管他個人意見如何,我們都要辦。第二,你們許多同志都是蔣先生找來的,同蔣先生共事多年。君子愛人以德,你們要從大處愛他。他走了,我們照常辦,照常開學,爭取他能回來與我們共同工作,這才是道理。如果黨要辦,蔣先生不辦,或因此而致軍校辦不成,蔣先生要開罪于全黨,開罪于天下。將來,他如果又想回來參加革命,怕也很困難了。大元帥讓我轉(zhuǎn)告各位,現(xiàn)在我們不但不能因蔣先生離去,有半點懈怠,而且,各項籌備工作還須進一步加快?!?月23日,孫中山正式委派廖仲愷代理籌備委員會委員長。廖仲愷一面奉勸蔣介石復職,并派鄧演達到上海勸告蔣介石,一面領導籌備工作繼續(xù)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