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黃埔軍校同學會2012">
7月7日,是中華民族全民族抗戰爆發80周年紀念日。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里,由黃埔軍校同學會主辦、吉林省黃埔軍校同學會協辦的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80周年第十一屆黃埔論壇在吉林長春舉行。此次論壇以“凝聚民族魂,共圓中國夢”為主題。與會嘉賓、學者在致辭和發言中追溯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悲壯歷史,回顧了廣大黃埔師生為奪取抗戰勝利所做出的杰出貢獻與巨大犧牲,闡述了抗戰精神、黃埔精神的歷史意義與時代價值,并圍繞大力弘揚抗戰精神和黃埔精神、凝聚海內外同胞力量、致力于實現祖國和平統一和偉大復興中國夢,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觀點和意見。臺灣黃埔組織、統派組織代表,港澳、海外黃埔組織及親屬代表,大陸部分知名黃埔親屬代表,吉林省有關方面的領導,各?。ㄗ灾螀^、直轄市)黃埔軍校同學會秘書長,有關專家學者和媒體記者共150余人參加了論壇。
黃埔師生,抗戰中堅
80年前的7月7日,日本侵略者為了達到以武力吞并全中國的罪惡野心,悍然炮轟宛平城,制造了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針對七七事變的影響,軍事科學院戰略研究部研究員陳宇在發言中指出:“盧溝橋的深夜槍聲,給全國人民上了救亡圖存的一課;無情的戰爭,使沉睡的中國終于蘇醒。中國人民意識到了自身生存的危機、中華民族存亡的危機,看到了眼前的苦難,也看到了中國的希望,不約而同地開始了集體的反抗,形成了眾志成城的凝聚力,這是之前沒有的現象。人們變得斗志昂揚,為最終徹底打敗日本侵略者奠定了精神基礎……七七事變促進了國共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國民政府由通過外交手段和平解決轉變為軍事抵抗。在中華全民族抗戰浪潮中,日本帝國主義占領中國的欲望最終破滅?!?/p>
談到黃埔師生在全面抗戰中的杰出貢獻,年過九旬的黃埔軍校同學會會長林上元飽含深情、娓娓道來:“在這場救亡圖存的偉大斗爭中,國共兩黨有20多萬黃埔師生參戰,擔任師長以上職務的有200多名。他們指揮著全國三分之二的精銳之師,馳騁疆場,浴血奮戰,抗擊日本侵略者;他們和全體中國軍民一道,拋頭顱,灑熱血,表現出中華兒女非凡的勇氣、智慧和力量;他們以生命和鮮血淬煉出‘愛國、革命’的黃埔精神,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史上寫下了輝煌的一頁。他們同所有抗日英烈一起,受到中國人民的永遠敬仰和銘記!在此,我們向這些前輩英烈表達最崇高的敬意和最深切的懷念!”
全國政協委員,原解放軍總裝備部科技委員會副主任、黃埔軍校1期生徐向前之子徐小巖在致辭時說:“我們的先輩和無數革命青年聚集在黃埔旗幟下,投身民族民主革命。他們接受革命理想、學習軍事知識、鍛造堅毅品質。在艱苦卓絕的抗日戰場上,他們同仇敵愾,前赴后繼,英勇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使中國人民與世界反法西斯聯盟一道贏得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贏得了近代中國反抗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
國防大學教授、國家安全工程實驗室秘書長、黃埔16期生田申之子歐陽維在發言中詳細闡述了黃埔軍校為培養抗戰指揮人才發揮的骨干作用、為形成國共合作共同抗戰發揮的核心作用。歐陽維指出,黃埔軍校創建之后,培養了大量軍事政治人才,為全民族抗戰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準備。在抗日戰爭的全過程中,黃埔軍校在艱苦的條件下,采取分散辦學的方式,陸續培養了約20萬畢業生,成為全民族抗戰的主力軍。他強調,國共黃埔師生密切協作、英勇抗戰,是取得抗戰勝利的重要因素,在抗日戰爭的歷次重大會戰中,都有分屬國共兩黨黃埔師生的身影。他們在作戰中相互支持,取長補短,協同配合,成為抗日戰爭中政治和軍事指揮的領導骨干。他們參與和指揮了絕大多數會戰和戰役,在長城會戰、平津血戰、淞滬抗戰、忻口會戰、武漢會戰、南京保衛戰等早期作戰中奮勇御敵,給敵人以重大殺傷;在平型關、昆侖關、臺兒莊、百團大戰、長沙會戰、遠征印緬等正面戰場和敵后游擊戰中痛殲日寇。
香港黃埔軍校后代親友聯誼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林際平表示,在全民族抗戰爆發80周年之際,在東北這片被日寇占領時間最久的土地上做發言,內心無比激動。在抗日戰爭中,趙尚志、趙一曼等黃埔前輩與兇殘的侵略者進行殊死搏斗、堅守黃埔精神、戰斗到生命最后一刻的精神,值得每一個人學習。
對日抗戰,臺灣同胞沒有缺席
抗戰爆發后,臺灣同胞的反日活動與祖國大陸的抗日斗爭相融匯,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直至迎來臺灣光復。中國統一聯盟主席戚嘉林在發言中指出,七七事變爆發時,臺灣已經被殖民統治了42年,但臺灣人民在感性的國族認同層次上,沒有視中國大陸為敵國,而是視中國大陸為祖國,這對日本殖民當局而言是不可忍受的。故七七事變后,日本殖民當局以國家機器暴力在臺灣強行推動皇民化運動。但是日本人壓迫愈嚴厲,臺灣同胞的抵抗也愈激烈。七七事變更促成臺灣抗日運動轉型。臺灣青年志士躲過日本當局的嚴密監控,隱瞞親戚友人,秘密輾轉西行,奔赴祖國大陸,直接投入抗日戰爭。他們不是個別的單一個人,而是許許多多的臺灣菁英,不約而同、前赴后繼地投入抗日大業。
臺灣勞動黨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武郎發言時指出,從1895年日本侵占臺灣起,臺灣同胞便以慘烈的代價,展開不屈不撓、長達50年的人民運動,反對日本帝國主義殖民統治??箲鹌陂g,包括“臺灣義勇隊”在內的多達數萬臺灣先輩,抱著“欲救臺灣,先救祖國”的信念,輾轉奔赴祖國,投入“抗戰救國、光復臺灣”的行列,同樣展現了中華民族好男好女的英雄氣概。
“無論是抗戰精神,還是黃埔精神,都彰顯了愛國主義的強大力量”
抗戰中,黃埔師生身上所體現的黃埔精神與抗戰精神,成為論壇上嘉賓和專家討論的重點。徐小巖在發言中指出,黃埔師生用他們的青春熱血、英勇犧牲詮釋了“愛國、革命”的黃埔精神。他們的英勇事跡和革命精神,將永遠激勵后人為民族獨立、國家富強、人民幸福,不忘初心,頑強拼搏,繼續奮斗!
歐陽維發言時指出,價值理念引領行為。黃埔師生始終唾棄“升官發財、貪生畏死”的價值觀,以革命精神為認同,以奉獻精神為價值,遂以產生在戰場上奮勇殺敵、不怕犧牲、為國盡忠的頑強意志。這是一種特有的黃埔價值觀,它引領動員了國家精英和全民族的家國認同和忘我情懷,激勵鞭策了黃埔軍人在抗日戰爭中展現出英雄本色。在這種價值理念的指引下,黃埔健兒前赴后繼,在正面戰場、敵后游擊戰場和全面抗戰的各個領域屢建功勛。
戚嘉林發言時表示,今天,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80周年,傳承抗日戰爭的中國記憶,弘揚抗戰精神,尤具特殊的歷史意義。因為,兩岸人民本是血脈相連同根所生,我們應回到中國的本源,以此基礎凝聚民族感情,拋棄冷戰思維,萬不可回到冷戰時敵我相向的時代。
林上元在致辭時表示,80年后的今天,我們深深地感到,無論是抗戰精神,還是黃埔精神,都彰顯了愛國主義的強大力量。愛國主義是民族之魂,它使經歷了10年對峙的國共兩黨握手言和,共同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使廣大臺灣同胞、港澳同胞、海外僑胞展現赤子情懷,以各種方式參與、支援祖國人民抗戰;使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最終贏得了民族獨立與解放的偉大勝利。在新形勢下,以黃埔精神和抗戰精神為代表的民族精神,依然是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不斷繼往開來的強大動力。
反“獨”促統,致力圓夢
反對“臺獨”分裂行徑,促進祖國和平統一,同圓共享中國夢,是貫穿論壇的主線。國防大學教授史曉東在發言中回顧了抗戰勝利后臺灣回歸祖國懷抱的歷史,他強調指出,大陸和臺灣至今尚未統一,但這不是中國領土和主權的分裂,而是國共內戰遺留并延續的政治對立,這沒有改變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兩岸復歸統一,不是主權和領土再造,而是結束政治對立。他表示,當前,兩岸關系嚴峻復雜?!芭_獨”再次成為危害臺海和平和兩岸民眾福祉的現實威脅。越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越需要發揚黃埔先輩講團結、求統一的光榮傳統,更加緊密地團結起來,戮力反對“臺獨”。蔡英文當局妄圖削弱兩岸同胞之間的血肉聯系,斬斷兩岸黃埔后人之間的歷史情緣,絕不能讓他們得逞!80年前全體中華兒女、無數黃埔先烈以鮮血和生命換得臺灣主權回歸,今天決不能容許它從我們這一代人手中分裂出去!
王武郎在發言中指出,國家尚未完全統一,主要原因還是島內各種拒絕統一的分離力量,結合外部勢力介入的結果。對此,要堅持從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的高度把握兩岸關系大局,維護國家領土主權的完整,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反對各種“臺獨”分裂行徑。他倡議臺灣青年一代,“應有責任心和堅定的信念,繼承中華民族大團結的愛國主義抗戰精神,在促進兩岸交流中汲取進步動能,推動兩岸經濟社會的融合發展,最終定能戰勝一切反動的分裂勢力和干涉力量,完成國家的和平統一”。
臺灣黃埔軍校同學后代聯誼會會長丘智賢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值七七抗戰紀念日之際,民進黨卻醞釀再度修改課綱,去除國史與抗戰史,不應等閑視之,黃埔人堅決反對。他指出,教育對于下一代的影響,極其深遠,從李登輝以來,對于教科書內容的修改,割裂了臺灣地區與中國近代史的關系,使得臺灣認同問題趨于混亂,對此,我們應該積極抵制反對,不能聽之任之。
戚嘉林發言時表示,我們應珍惜兩岸和平發展的時機,經由政治對話,兩岸舉行統一政治談判,結束敵對狀態,兩岸一統,實現臺灣先賢“臺灣復歸中國”的中國夢,共圓祖國“雄飛世界”的中國夢。
“我們舉行論壇,紀念抗戰,是為了回顧歷史,警示后人,凝聚力量,為實現中國夢添磚加瓦?!毙煨r在發言中點明主題,“我們要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共擔民族使命,堅決反對和遏制‘臺獨’等一切分裂活動。要不斷推動兩岸民眾交流交往,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方向,增進彼此了解、互信和親情,為祖國和平統一事業進程不斷積累民意、凝聚共識。要讓黃埔先烈們的偉大精神和崇高理想一代代永遠傳下去!”
林上元在致辭時鄭重呼吁:“我們希望海內外黃埔同學團結起來,繼承先輩追求統一、振興中華的偉大志業,充分發揮自身獨特優勢,密切兩岸黃埔組織及同學交流交往,廣泛團結臺灣同胞,堅持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行徑,維護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正確方向,促進‘兩岸一家親’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他最后強調:“讓我們始終秉持‘愛國、革命’的黃埔精神,繼續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以中華民族大義為重,以兩岸同胞福祉為念,促使兩岸同胞共襄和平發展局面、共享和平發展成果、共創和平統一前景,以矢志不渝、馳而不息的實際行動,為凝聚民族魂、共圓中國夢,努力奮斗!”
為期一天的黃埔論壇很快落下帷幕,但與會者的心情卻久久不能平復。特殊的黃埔情結,共同的黃埔情緣,讓大家在傳承先烈遺志、弘揚黃埔精神上找到了情感共通點。追憶抗戰歷史,緬懷黃埔英烈,是為了傳承永不褪色的黃埔精神;同議臺海形勢,共話統一大業,是為了擔負義不容辭的歷史責任。在反“獨”促統的征程中,將會出現越來越多海內外黃埔人的身影,他們正在并將進一步發揮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努力為推動兩岸融合發展、促進祖國和平統一、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做出更大的貢獻。
相關新聞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