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親屬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詩詞節選三
千萬次的選——中國共產黨百歲華誕隨想
百年前凄風苦雨,
有人選擇了你。
微光乍現,
誓拯巨龍于湮。
倭寇猖鐵蹄蹂躪,
有人選擇了你。
血染沃野,
力挽國運民命。
兵戈止百廢待興,
有人選擇了你。
披肝瀝膽,
播灑春光旖旎。
昔前輩熱血選擇,
今九千萬承繼。
選擇了你,
即是負重前行。
風馳云涌雷霆急,
你亦在選擇。
吹落腐沙,
百年砥柱將天擎。
環宇浩澣俯蒼生,
九州煥美景。
選擇了你,
古韻華夏詠復興。
作者: 李明,黃埔軍校一期生李樹森之外孫女。
黨啊!親愛的媽媽!——寫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黨啊!親愛的媽媽!
斧頭鐮刀是您的象征,
億萬民眾是您的力量。
山川河流是您的血脈,
祖國大地是您的氣概。
黨啊!親愛的媽媽!
您從南湖的紅船走來,
敞開革命奮斗的胸懷。
揚起乘風破浪的風帆,
成就波瀾壯闊的時代。
黨啊!親愛的媽媽!
五四運動的吶喊聲。
南昌起義的槍響聲。
盧溝橋上的炮火聲,
推翻封建的震撼聲,
黨啊!親愛的媽媽!
革命勝利的號角聲。
天安門城樓的歡呼聲,
改革開放的腳步聲。
小康社會的暢想聲。
黨啊!親愛的媽媽!
聲音讓國人警醒,
聲音讓萬眾動容。
聲音讓九州沸騰,
聲音讓華夏騰龍。
黨啊!親愛的媽媽!
洪水惡濤無所畏懼,
大災大難軍民出征。
疫情面前國力強盛,
彰顯威風世界稱雄。
黨啊!親愛的媽媽!
敢爭先鋒奧運成功,
載人航天順利升空。
入海捉鱉勝似蛟龍,
創造奇跡世界領風。
黨啊!親愛的媽媽!
您的乳汁滋潤香甜,
您的胸懷寬廣無邊。
您的笑容光芒燦爛,
您的身軀高大矯健。
黨啊!親愛的媽媽!
您走過百年的歷程。
您經歷百年的抗爭,
您創造百年的豐功。
您迎來百年的華誕。
我們由衷地歡呼!
黨啊!親愛的媽媽!
作者:高林,天津市黃埔親屬。
燃燒的旗幟,革命的歷程
1921年7月,
在漫長黑暗的中國,
劃過一道紅色的火焰。
紅船上,
燃燒著宣言,
燃燒著志士,
燃燒著斗志。
旗幟是那么鮮紅,
鐮刀斧頭是那樣壯觀。
民族的春雷引爆,
血染的旗幟,
使黨旗更加鮮紅。
血染的刀槍,
使鐮刀斧頭更有特征。
穿過硝煙,
穿越前進,
向前,向前,向前,
沖破圍攻,
勇敢進攻,
銘記,
強攻大渡河,
牢記,
雪山草地,
傳頌,
偉大的二萬五千里,
長征。
震撼世界,
偉大壯舉,
驚心動魄。
血染的英雄,
滿腔熱血,
滿腔仇恨,
滿腔悲痛。
北上,北上,
風在吼,
馬在叫,
黃河在咆哮,
寶塔作證,
打擊日寇,
保衛祖國,
八年抗戰,
三年浴血奮戰,
宜將勝勇追窮寇,
彪炳千秋。
偉大的領袖毛澤東,
一聲沖天的豪語,
“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激勵著中華民族的復興!
燃燒的旗幟,
那樣鮮紅,紅,紅…。
作者:喬潤忠,黃埔親屬,山西省黃埔軍校同學會理事。張文躍,原太原市迎澤區政協主席、山西省天津商會黨支部書記。
閃光的信仰——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當時的世界上
有那么多的思想
你們都不去信仰
為了拯救苦難的祖國
驅逐帝國主義列強
甘愿選擇中國共產黨
舞起鋒利的鐮刀
割斷了窮根子上的老秧
讓一個個受苦人
挺起了壓彎的脊梁
看見了旭日初升的光芒
把沉重的鐵錘揮得當當發響
砸碎了中外反動派
關押正義者的牢房
你們既沒有高級的職稱
給親人們帶來任何榮光
也沒有高額的工資
讓自己的生活邁步小康
只是穿上破舊的的衣裳
多少次喝著清淡的菜湯
一心只為民族獨立 國家富強
更為了全人類的解放
實現共產主義的崇高理想
讓鮮艷的紅旗永遠高高飄揚
經過幾十年的前赴后繼
你們追求的信仰
驅散烏云見了太陽
凝聚成一股強大的力量
在神州大地光芒萬丈
讓曾經多災多難的祖國母親
在苦盡甘來中變得年青漂亮
重新穿上了節日的盛裝
作者:晏繼祖,甘肅省康樂縣八松學校教師。
頌百年偉業 抒家國情懷——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1
一百年前
還沒有天氣預報
然而,赤水四渡之后
天,一天一天的好起來了。
如今好起來的赤水河啊
被精心裝進瓶里。
當年那只隊伍
殘陽如血的笑聲
常常被人們念起。
2
古鎮
在黔江邊上
長期居住。
五千年的繁衍生息
讓這一百年
顯得那么年輕和朝氣蓬勃。
3
這盛世,
來到苗家、來到布依寨子。
蘆笙舞和酒歌
以不同角度
抒情。
昨晚
一群游客坐在黔江邊上
把剛剛學來的方言
輪番扔到江水里。
江水歷數著過往
直到此時
才真正的醉了。
作者:陶志剛, 泰國黃埔校友會副理事長。
小小紅船
仰望長空,歷史的輝煌依然閃爍
1921年,嘉興南湖一條小小的紅船上
誕生一個大黨——中國共產黨
紅船由此得名,并名揚天下
記住1921年,一只小船和一個的黨的故事
是紅船上的兒女豪氣沖天,熱血澎拜
在紅船上討論著一件開天辟地的大事
紅船上誕生的兒女
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砥礪前行,敢為人先精神
紅船是共產黨的精神家園
匯聚氣吞山河的磅礴力量
救國救民,為祖國開天辟地
回顧建黨百年史
共產黨推翻三座大山
外御倭寇欺辱,血祭英烈無數
鍛造出了960萬平方公里的疆城版圖
擎起了民族復興的旗幟與獨立的尊嚴
一艘紅船,一條紅色的道路
從弱小走向強大,從勝利走向輝煌
啊! 一艘小小紅船,承載民族的希冀與未來
一百年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乘風破浪
唱著春天的故事,邁著大步奔向小康
永遠的紅船,永遠的紅心,紅色無邊
中華兒女永遠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
作者:吳秋萍
仰望星空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一百歲壽辰而作
七月的天空,太陽分外璀璨明亮,,
七月的大地,陣陣凱歌在大江南北回響。
一個年輕而又滄桑的政黨走過了百年,
第二個百年奮斗掀開了劃時代的篇章。
看,三山五岳歡樂起舞,
聽,長江黃河放聲歌唱。
從巍巍昆侖到滔滔南海,
從喜馬拉雅到黑龍江上,
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鮮花蔟擁,
五十六個民族昂首挺胸步履堅強。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五千年的滄桑在歷史的長河中流淌,
維新變法,革命戰爭,
抗日烽火,解放巨浪,
一路荊棘,一路坎坷,
一路迷途,一路徜徉。
傷與恨,匯聚著民族的苦難,
血與淚,期盼著歷史的曙光。
終于,我們可以把自己的星空仰望,
一百年前的那個七月,
南湖的小舟昂首起航。
金雞報曉,大海揚波,
古老的神州迎來了中國人民自己的
自己的政黨!
今天,治國的接力棒,
已交到又一位巨人手上。
他從陜北的窯洞中走來,
雙肩披滿了小山村的雨雪風霜;
他從正定古城走來,
堅實的步伐走出了時代的樂章;
他從中國的山山水水走來,
胸中裝滿了大中國的宏大交響!
他高擎民族的火炬吹響前進的號角
他讓中華復興的大旗高高飄揚。
他用夢想裝點星空,
讓十四億人民有了自己的奮斗方向。
他諄諄教導、殷殷期望: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初心不忘;
他高瞻遠矚,召喚全黨: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幸福不會從天而降!
他三令五申,目標堅定,
砥礪前進,逐夢而行,
我們要帶領人民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飛翔!
他親自設計了海南自由貿易港的藍圖,
他帶給九百六十萬海南人民
新的征程、新的思想,
他率領這片蔚藍正在走近,
走近,
這世界舞臺的中央!
今天,我們的目標
從未如此清晰;
今天,我們的步伐
從未這樣鏗鏘。
我們用肺腑的真誠仰望
我們用心靈的虔誠仰望
我們用奔放的激情仰望
我們用執著的信念仰望
天高海闊,山青水綠,
每一個生命都在希望中閃亮;
大漠朝陽, 明月荷花,
每一寸土地都在和諧中芬芳。
還有什么烏云,能把藍天遮住?
還有什么險隘,能把鐵軍阻擋?
于是,我們滿懷激情地亮開嗓子加入,
加入一個民族大合唱,
我們愿,
我們愿和你跨越巔峰;
我們愿,
我們愿和你乘風破浪;
我們愿,
我們愿用生命和你同行,
我們親愛的、
親愛的,中國共產黨!
作者:邢增儀,海南省黃埔親屬,海南愛樂女子合唱團團長。
走向遠方……
多想,剪一段多彩時光,
留駐,苦難輝煌,歷史的漫長;
讓那些歷久彌新的芬芳,
溫潤,波瀾壯闊的黃河、長江。
回望,南湖上升起的那輪艷陽,
沖破了陰云密布的夜色蒼茫;
伴隨,雄雞一唱天下白的嘹亮,
光輝燦爛在萬眾矚目的東方。
紅太陽照耀下的民族脊梁,
曾把土豪劣紳打倒在地上,
把日本鬼子趕回了東洋,
把青白旗扔在海峽彼岸的僻壤。
當流氓在鄰國肆虐瘋狂,
未曾想有人竟然揮舞著打狗棒,
為了世界和平與安寧舍命相幫;
抗美援朝,就是保家鄉。
敢踩三八線,我們當仁不讓,
人民的軍隊,雄赳赳,氣昂昂;
上甘嶺,一場震驚世界的絕唱,
正義之師啊,永遠威武雄壯。
朋友來了,有好酒,
敵人來了,迎接它的,有獵槍;
為有英雄驅虎豹,才有,
大河兩岸,和風吹送,稻花香。
一座座廠房,一道道橋梁,
一條條道路四通八達,寬又廣;
一片片良田,一處處商店,
一所所學校寬敞明亮,書聲朗。
改革開放,迎來了又一次解放,
十一屆三中全會,是燈塔,
指引著中華巨輪乘風破浪,
遠航,朝著蔚藍色文明的方向。
國產航母劈波斬浪,氣勢如虹,
宇宙飛船造訪嫦娥、吳剛;
蛟龍號,把海底世界仔細端詳,
天眼明眸遙望太空不迷茫。
穿的是華彩麗服,羽衣霓裳;
吃的是美味營養,齒頰留芳;
住的是電梯洋房,憩大宅軟床;
坐的是寶馬香車,行如風一樣。
一百年的崎嶇坎坷,雨雪風霜;
一百年的矢志奮斗,熱血賁張;
一百年的日升月落,火紅金黃;
無不證明黨的偉大人民的堅強!
百年風華老當益壯,神采飛揚;
路在腳下志在千里,步履鏗鏘。
心系蒼生情懷天下,放飛夢想;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走向遠方……
作者:朱光興,黃埔軍校十八期朱有惠之子。
祖父一生的盼
遙想少年,國破家亡,歷經苦難,盼望快長大,為母解難,分擔家務,孝敬老人;
舞象之年,外敵入侵,生靈涂炭,盼望進黃埔,學有所成,請纓抗戰,立功受獎;
平及弱冠,倭寇跪拜,國共之爭,盼和睦相處,放下大刀,參與起義,和平解放;
步入而立,建國初年,百廢待興,盼教書育人,為國盡力,事與愿違,遘茲淹留;
年逾古稀,自覺無為,不斷尋根,盼族譜統一,往返云貴,終有所成,族人共仰;
而今期頤,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盼祖國統一,四海歸心,實現復興,共圓國夢。
作者:李政德,黃埔軍校第五分校十八期步科生李茂德之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