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光輝永遠照耀黃埔人前進
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即將迎來百年誕辰的光輝節日。回顧百年歷史征程,中國共產黨篳路藍縷,砥礪前行,領導中國人民戰勝了無數艱難險阻,書寫了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創造了中華民族彪炳史冊的千秋偉業。
中國共產黨始終勇立時代潮頭,在歷史的重大關頭,發揮重要作用,引領時代前進。黃埔軍校——中國近代第一所革命的政治和軍事學校,就是孫中山先生在中國共產黨幫助下建立的,它培育了大批政治、軍事人才和愛國革命的黃埔精神,奠定了東征、北伐勝利的基礎,也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創造了極其重要的條件。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黃埔精神,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黃埔前輩們畢生的堅守。在黃埔精神的感召下,許多黃埔前輩青年時代為抗擊日寇浴血疆場,中年時期堅信真理,獻身新中國的革命和建設,晚年又迎來改革開放,為祖國和平統一大業奉獻余生。他們在黨的光輝照耀下,發揚黃埔精神,致力振興中華,書寫了新時代人生的壯麗詩篇,令我們后代感慨、感動!我的父親黃健吾就是其中的一員,也是我最熟悉、最了解的黃埔前輩。
1939年,為抗日救國,16歲的父親就離別家鄉親人,考入黃埔軍校17期步科。當時有一位同隊的廣東籍同學叫楊應彬,真實身份是中共地下黨員,和父親相處甚好,經常對父親講述中共的一些方針和主張,特別是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楊建國后曾任中共廣東省委常委、秘書長,廣東省政協副主席、黨組書記。上世紀八十年代起,和父親經常保持書信來往)。這是父親第一次對中國共產黨有了初步的了解。經過3年艱苦的學習和嚴格的軍事訓練,特別是聆受孫中山先生偉大革命思想哺育、崇高人格熏陶,培育鑄就了父親對愛國革命的黃埔精神的信仰。期間傳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在華北發動百團大戰的消息,父親倍感振奮,更堅定了他對全國軍民同仇敵愾、取得抗戰勝利的信心。軍校畢業后,父親就奔赴烽火連天的抗日戰場,在江西南城、贛江前線與日軍激戰。歷任師部作戰參謀和迫擊炮連副連長兼第一排排長,參加了江西臨川、崇仁、吉安、泰和、遂川等戰役。他一次次指揮憤怒的炮火朝著侵略者猛烈轟擊,為沖鋒的部隊掃除障礙,為死難的同胞報仇雪恨;也一次次目睹身邊的戰友倒在血泊中,經歷了數不清的血色黎明和黃昏,直到抗戰勝利后隨部隊進駐上海。1949年5月,黎明的曙光已經升起,畢生追求光明的父親,婉拒了上司的規勸,毅然決定留在上海。他要將自己的青春熱血獻給即將誕生的人民共和國。
1950年,父親考入華東人民革命大學第二期。在黨的教育關懷下,樹立了革命的人生觀,懂得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的真理,并受中共華東局的委派,以新中國最早期的國家干部的身份,為完成黨交給的安徽土改工作做出了貢獻。在整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父親始終和國家民族同呼吸共命運,無論身處何境,都保持對黨和人民的堅定信念。
1985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吹綠了神州河山。在黨中央和鄧小平同志的親切關懷下,黃埔軍校同學會在北京成立。上海市黃埔軍校同學會和各區工委會也隨即成立。父親先后擔任黃埔同學會楊浦區工委會副主委、主委,上海市黃埔軍校同學會理事,楊浦區第十屆、第十一屆政協委員,楊浦區統戰理論研究會會員。父親深知,決不能辜負黨和人民對黃埔同學的關懷和信任。在市委統戰部和楊浦區委統戰部領導的關懷下,在市同學會的領導下,積極主動地參加市同學會的各項重要活動,認真做好楊浦區工委會的各項工作。他認真貫徹中央對臺工作方針,以黃埔精神為紐帶,積極聯絡海內外黃埔同學,為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和祖國和平統一大業做了大量的工作。如接待來訪的海內外黃埔同學及親友、與世界各地黃埔同學電信往來等達2000多人次,其中包括接待臺灣退役上將、當年黃埔軍校四分校同期同學連行健,四分校同期同鄉同學施厥林等。他積極參政議政,在任楊浦區兩屆政協委員期間,共撰寫提案44件,大部分均被采納,被《楊浦政協報》稱為提案高手。父親一生好學,長期的理論學習和實踐使他堅信:只有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華民族才能實現偉大復興。他飽含激情地將自己內心的感想心得撰寫成幾十篇文章,其中有:“發揚黃埔精神,促進祖國統一”,“認真做好人民政協民主、團結兩大主題工作”,“牢固樹立和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等。這些文章全部收入由區委統戰部、區統戰理論研究會、區社會主義學院聯合主辦的《聯合論文集》。在他的主持帶領下,楊浦區的黃埔同學勤奮好學蔚然成風,多次被評為區統戰系統學習先進集體。黨對于父親的工作給予了高度的肯定,他多次被評為楊浦區統戰工作先進個人。區委統戰部和市黃埔軍校同學會辦公室的歷任領導都親自上門看望慰問,區委統戰部副部長卜健同志更是多年一如既往親人般的關懷父親,《楊浦政協報》、《楊浦時報》、《楊浦有線電視臺》都以專門篇幅和專題報道介紹了父親的事跡,這些都使父親深受感動。201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父親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這是黨和人民對他抗戰歷史的肯定,為他生命的晚霞增添了新的絢麗。
在父親人生歷程中,愛國革命的黃埔精神是他一生的精神支柱,只有共產黨才能“救國、興國、富國、強國”是他堅信的真理。在新的歷史時期,黃埔精神已經成為他為促進祖國和平統一而不懈奮斗的動力。他人生的所有進步,都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思想影響和教育關懷。是黨的光輝照耀著他,不懼風雨,一路前行,無怨無悔。他曾豪情滿懷地寫下自創的詩句:發揚黃埔志,人生放光彩。緊跟共產黨,晚霞更壯美!這是他人生的真實寫照。
在中國共產黨百年誕辰來臨之際,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正領導全國人民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黃埔精神的火炬正歷史地傳遞到我們黃埔后代的手中。我要學習父親等黃埔前輩的精神和品格,不忘初心,不負使命,在黨的光輝照耀下,永遠高擎黃埔精神的火炬,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燦爛明天前進!
作者:黃國慶,上海市黃埔親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