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老兵心向黨
有一頁歷史,照亮了黑暗的歲月;有一頁歷史,在我們心頭銘刻。這一天,鐮刀和鐵錘組成圖案的旗幟在迎風高揚。從此,我們的祖國不再四分五裂。從此,我們的民族不再被人擄掠,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1921年7月,在國家危難之際誕生的中國共產黨注定了她的不平凡。正如在黨的報告中所歸納的那樣:“我們黨自誕生之日起就勇敢擔當起帶領中國人民創造幸福生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光陰似箭,歲月如梭,歷史的巨輪繼續前行,轉瞬之間,中國共產黨已經走過100年的風風雨雨。在黨的百歲生日之際,作為一名黃埔老兵的我心中無比感慨,心懷無限感激。
不堪回首的昨天,一張張條約,使中國的大清朝愈加無能,每一個不公平的條約,都點點滴滴地壓迫著平民百姓。外國向清朝索要,清朝又向百姓索取,當時的黎民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160年前,西方列強用堅船利炮撞開了古老中國沉重的大門。從此,在這美麗的國土上,財富任人掠奪,文化任人摧殘,人民任人宰割。雖然有一批人,如龔自珍、林則徐、康有為、梁啟超……..想為國家和人民做一點貢獻,但是他們的無限憧憬只是一場空夢。在漫漫的長夜里,人們盼望著,等待著。希望有一天,人民能自由,國家能富強起來。
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后,舊中國淪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掙扎在死亡線上。中國一批又一批的愛國志士和人民大眾,不甘心國家的淪亡,前仆后繼地奮起抗爭,但都以失敗告終。中華民族從此就淪沒了嗎?不,終于,在一個楊柳輕拂的七月,從碧波蕩漾的嘉興南湖傳來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中國共產黨成立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在黑沉沉的、暗無天日的、無底深淵的神州大地上樹起了一擘熊熊燃燒的火焰,給古老的中華民族帶來了光明與希望。這火炬帶領中國人民掃蕩了土豪軍閥,趕走了日本列強,覆滅了蔣家王朝,焚毀了一切腐朽;這火炬帶領中國人民在一片腥風血雨中,用革命的的槍桿子打天下,從農村到城市,從弱小到強大,以千萬計無數先烈的英勇犧牲,換來了新中國的誕生。
共產黨人永遠是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以及“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精神,他們淡泊名利、視死如歸,以自己的生命來換取新中國的成立。為了她,多少英雄妻離子散?可他們不顧,為了國家,為了人民,拋頭顱,灑熱血。為了她,又有多少中華兒女獻身犧牲!曾記否?劉胡蘭,一位年僅15歲的小姑娘,小小年紀加入共產黨,成為一位女烈士,在敵人的鍘刀下寧死不屈,犧牲時,她才是一個年僅15歲的小姑娘,年僅15歲的小姑娘啊!董存瑞,一位年輕的八路軍戰士,為了保證戰爭勝利,為了保衛國家,他手托炸藥包,奮力吶喊,生命最后一刻大聲喊出了“為了新中國前進”這一句永留世間的銘言,在戰火紛飛的情況下,炸毀了敵人的暗堡,英勇的犧牲了。
當毛主席巍然的站在雄偉的天安門上高亢的喊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人們明白了成立背后的故事,那是無數共產黨人光榮犧牲所換取的。那是1921年中國共產黨在上海給人們送來了黎明的曙光,那是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從此走上了充滿希望征程的起點。那是無數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大眾一起經過艱苦卓絕的斗爭,終于實現了民族的獨立和新中國的成立,千百萬被奴役被壓迫的勞苦大眾昂首闊步揭開了中華民族復興的序曲。
建國以后,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迅速完成了“三大改造”,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積極探索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新中國迅速邁入全面發展的正軌,共產黨主義事業蒸蒸日上。然而,任何偉大的事業都會有波折,可能走彎路,我們的黨和國家也經歷了前進中的彎路。在這關鍵時刻,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傳來了福音,以鄧小平為首的共產黨人力挽狂瀾,帶領全國人民走上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實行了改革開放,開辟了社會主義建設的新途徑。短短40年,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國民經濟高速、穩定、健康發展,國家綜合國力大大增強,城鄉面貌煥然一新,人民過上了前所未有的幸福生活。“一國兩制”的偉大創舉迎來了香港、澳門順利回歸,圓了幾代人的統一夢,新中國邁入了騰飛的歷史進程。
當這些盼望已久的民族心愿一一實現時,億萬人民的心潮將無法用語言來表達。誰不為之高興,誰不為之自豪呢?誰又不為擁有一個讓世界刮目相看的共產黨而感到榮幸呢?今天,我們偉大的黨已經走過了100個光輝的歲月,100個風風雨雨的春秋,在歷史的長河中記載著共產黨人近一個世紀的艱難歷程。今天,是中國共產黨的生日,從冰天雪地的漠河,到陽光燦爛的南海;從璀粲奪目的“東方明珠”,到巍峨莊嚴的布達拉宮;從麥浪滾滾的黃河兩岸,到稻花飄香的長江流域,長城內外、舉國上下何處不是洋盈著歡樂的海洋,何處不是絢麗多彩的焰火照耀著節日的盛裝,每個炎黃子孫無不為之激動,一脈相傳的中華兒女用載歌載舞的傳統高歌著黨的頌歌,抒發對偉大的黨向往的激情。
時光荏苒,歲月崢嶸。在我國革命、改革與建設時期,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接續奮斗。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后,在習近平總書記領導下,國內經濟繼續保持中高速增長,在世界主要國家中名列前茅,國內生產總值從五十四萬億元增長到八十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百分之三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經濟結構不斷優化,數字經濟等新興產業蓬勃發展,高鐵、公路、橋梁、港口、機場等基礎設施建設快速推進。農業現代化穩步推進, “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成效顯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實施,創新型國家建設成果豐碩,天宮、蛟龍、天眼、悟空、墨子、大飛機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繼問世。南海島礁建設積極推進。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逐步健全,對外貿易、對外投資、外匯儲備穩居世界前列
至今,在“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在黨的旗幟的領導下,“十四五”規劃更具全局性和戰略性,規劃中明確提出“推進能源革命”、“構建生態文明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和“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等要求,為能源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指明了方向。我國經濟將會更好更快地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將得到不斷提高。
回顧建黨近一個世紀從誕生走向壯大,從苦難步入輝煌的偉大歷程,令世界為之驚嘆,讓民族為之自豪,讓每個中華兒女為之感奮。一面旗幟、一個信念、一懷理想,一生奉獻,鑄就了共產黨人的錚錚鐵骨、如山品格、無盡風采。他們,是當代中華民族的脊梁,是泱泱華夏英杰的代表。是他們,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為了民族獨立、國家富強、人民幸福,以對祖國和人民的無限忠誠、對理想信念的執著追求、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定信心,譜寫了名垂青史、彪炳千秋的壯麗篇章,展現了一部黨領導人民創造的波瀾壯闊的革命史、艱苦卓絕的創業史、開拓創新的改革開放史。歷史證明,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腳踏著歲月的征塵,走過了路漫漫的光輝歷程,黨在我心中。是黨的旗幟指引,我們才戰勝風浪,駛過漩渦;是黨的旗幟引領,我們才走進滿園春色。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轉瞬之間,中國共產黨已經走過100年的風風雨雨。在黨的100歲生日之際,我們每一個人的心情,除了幸福滿滿,更多的是感慨頗多。如今,歷史的巨輪已經邁入了21世紀,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新一代領導人正帶領中國人民走向更輝煌的美好未來,實現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中國共產黨一個年輕而又充滿希望的政黨,在新的世紀,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有一個新的詮釋,永遠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永遠代表最先進生產力的發展需求,永遠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這一切無不昭示著“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個真理的歷史見證。中國共產黨,中國擁有你,有了一個光明的前程,我們擁有你,便有了一個不舍的信念、不棄的追求。
滄海桑田,神州巨變,100年的征程歲月崢嶸,100年的征程金光燦爛。如今,南極上空早已飄揚著我們的五星紅旗,太平洋上出現了我們強大的海軍艦隊,神州飛船也帶著剛強的氣勢升上了太空;如今,一座座現代化的城市迅速崛起,一個個商廈,工廠,高科技企業正遍地生花……香港回來了,澳門回來了,那些曾經藐視我們為東亞病夫的列強,一個個低下了高傲的頭,就連大洋彼岸那個自恃天下第一的超級大國,也不得不一次次為他們傲慢和無禮道歉。我們這個曾經饑寒交迫的民族,已經可以驕傲的告訴世界:一個偉大的黨正帶領地球上五分之一的人口實現小康,走向富裕。請問,世界上還有哪一個政黨能夠創造出這樣的奇跡。
在我的成長歷程中,是黨一直不斷地引導我,關心培養我,激勵幫助著我,使我從一個懵懂的黃埔軍人到新中國第一代大學生,開啟了人生的揚帆遠航,從一個無知的舊社會走出來帶著叛逆熱血的青年逐漸成長為一個對社會國家有用的人,使我有機會用自己的心聲和行動加入到了新中國建設者的行列中來,到了耄耋之年,我用一生的感激之情想一句歌詞唱得好:“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黨的100歲的生日就要來臨,讓我們衷心祝愿中國共產黨生日快樂!(作者:王兆澍, 黃埔軍校22期,天津市黃埔軍校同學會理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