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民族危急
日本帝國主義為實現獨占東北、進而滅亡中國的圖謀,于1931年制造九一八事變,發動侵華戰爭。中國人民局部抗日戰爭開始。中國共產黨適時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積極促成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中華民族走上團結抗戰的道路。
第三部分中流砥柱
在中國共產黨倡導下形成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是打敗日本侵略者的決定因素。中國共產黨主張實行的全面全民族抗戰路線,是奪取抗戰勝利的基本保證。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日軍民開展獨立自主的游擊戰爭,建立鞏固的抗日民主根據地,成為堅持團結、堅持抗戰、堅持進步的中流砥柱,成為抗日的中堅力量。
第四部分日軍暴行
在侵華戰爭中,日軍對中國900多座城市和廣大鄉村進行轟炸,大肆殺戮無辜平民,殘酷虐殺戰俘,強制奴役勞工,實施細菌戰和化學戰,在占領區推行奴化教育,用鴉片毒害中國人民,控制中國的工礦、交通、農業、金融、貿易等經濟命脈,掠奪中國經濟資源,給中國人民帶來深重災難。
第五部分浴血疆場
在抗日戰爭中,中華兒女萬眾一心,同仇敵愾,不怕流血犧牲,不畏艱難險阻,與日本侵略者進行了長期艱苦卓絕的斗爭。以八路軍、新四軍等為主要力量的敵后戰場鉗制和消滅了日軍大量兵力,逐漸成為中國抗日的主戰場。國民黨百萬軍隊在日軍進攻的正面戰場,給日軍沉重打擊。太平洋戰爭爆發后,中國戰場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其他戰場融為一體。十萬中國遠征軍出國作戰,有力地配合了盟軍作戰。
第六部分同心勠力
在抗日戰爭戰場決定民族生死存亡的斗爭中,臺灣、香港、澳門同胞以不同方式參加進來,旅居海外的華僑華人也積極支援祖國抗戰。他們同祖國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共同用鮮血和生命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
第七部分國際支援
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反抗外敵侵略的正義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和歷史性的貢獻;同時也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同情和大力支持。
第八部分歷史勝利
經過14年英勇斗爭和浴血奮戰,在中國共產黨倡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中國人民打敗了侵略者,中華民族一雪百年恥辱,在世界上展示了新的形象。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成為中華民族由衰敗走向振興的重大轉折點。































